熱門股話題>[]聯穎光電
討論相關公司:[] | 發文者:terry chen | 日期:2024-01-08 14:54:08 | 回覆:0人 | 瀏覽次數:109
中國第三類半導體多箭齊發 本土替代後力拚反向輸出 徐悅然/台北 碳化矽具有耐大電流、高電壓等優勢,最大出海口為汽車產業。 肩負在第三類半導體「換道超車」的重任,華潤微、芯聯集成、天岳先進等中國業者正多箭齊發,透過產業鏈上下游合作,縮短與國際大廠差距,全面提升產能與良率,構建第三類半導體產業優勢,不僅目標實現本土替代,更要出海,強化與英飛凌(Infineon)、博世(Bosch)等國際大廠深度綁定。 天岳先進已形成山東濟南、上海臨港、山東濟寧的碳化矽(SiC)半導體材料生產基地。據了解,以目前在手訂單與客戶需求來看,上海臨港工廠第一階段產能可望提前達陣,並持續規劃提升產能中。 天岳先進董事長、總經理宗艷民表示,天岳先進的基板基本已解決了中國的進口替代問題,甚至有能力反向輸出,目前,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導體企業,超過一半都已成為天岳先進的客戶。 天岳先進已打入包括英飛凌、博世等大廠供應鏈,也感受到國際大廠的擴產力度,對中國合作夥伴的擴產力度亦強,這對許多廠商來說是難得的機遇。天岳先進上海臨港生產基地第一階段年產量30萬片很可能提前達成,未來臨港將成為其主要生產基地之一。 宗艷民認為,碳化矽的成本優勢將逐步凸顯,有信心持續降低成本,達到「IGBT成本2.5倍以下」的甜蜜點。天岳先進已啟動8吋碳化矽基板布局,具備量產先發優勢,並達到相當於6吋的品質。 第三類半導體被稱為「未來電子產業基石」,是以碳化矽、氮化鎵(GaN)為代表的寬能隙半導體材料。在半導體照明、新能源汽車、通訊、高鐵等領域有廣泛應用。2020年9月,第三類半導體正式寫入中國「十四五」規畫(第14個5年規畫),在技術、市場與政策三大因素驅動下,湧現多家本土業者。 華潤微做為專注於功率半導體的整合元件廠(IDM),也深耕多年,目前6吋碳化矽和氮化鎵穩定量產,碳化矽JBS、碳化矽MOS在工業和汽車應用領域已出貨給代表性客戶。 華潤微執行董事、總裁李虹認為,目前中國主要的基板和週邊業者在產量、品質方面,已非常接近國際水準,規模化、良率進一步提升後,將很具競爭力。 他也不諱言,未來華潤微對上游材料、元件製造及下游的市場應用端,都有長遠的規劃和布局,不排除透過投資入股、購併等方式強化產業鏈合作。 芯聯集成(前身中芯集成)從2021年開始投入碳化矽MOSFET晶片、模組封裝技術的研發和產能建設,2年內已完成3輪迭代。展望2024年,芯聯集成將投入建成8吋碳化矽MOSFET產線,預期碳化矽營收貢獻將快速提升。 芯聯集成總經理趙奇表示,在元件領域,中國企業碳化矽二極管、氮化鎵元件都已實現本土化,門檻最高的車載主驅逆變器碳化矽MOSFET元件和模組,芯聯集成也從2023年起量產,未來進口替代數量將快速提升。 他預估,接下來幾年全球第三類半導體年複合成長率(CAGR)落在30~40%,對中國企業而言,由於在新能源汽車、太陽能等領域佔據領先優勢,成長率將高於平均成長曲線。 未來碳化矽能否與IGBT相比擬?趙奇認為,當碳化矽元件的成本達到對應IGBT元件成本的2.5倍以下,就是碳化矽元件性價比達到大量商業化應用的甜蜜點,這是未來產業鏈重要方向。 業界人士觀察,中國已在第三類半導體領域進行全產業鏈布局,頻出極具競爭力的企業,與國際大廠同處起跑線,有望實現換道超車。
回覆討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