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登入
帳號:
密碼:
認證:
5143
詢價必答
姓名:
性別: 男.
電話:
手機:
股票名稱:
詢價 (買):
詢價 (賣):
張數:
認證:
9551
以手機號碼自動登入:

02-2391-0109

0979-262-111

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

首頁 > 公司基本資料 > 國泰世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> 個股新聞
個股新聞
公司全名
國泰世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
 
個股新聞
項次 標題新聞 資訊來源 日期
1 點數電子票券 可折抵保費 摘錄經濟A 12 2025-04-16


國泰產險2024年7月獲金管會核准試辦「點數或電子票券折抵保費」,試辦完成落地,金管會也修正相關規定,允許要保人可用點數或保險票券折抵部分保費,保費險種不限,但需驗證本人,因此無法100%全額折抵。

國泰產是攜手神坊資訊(小樹生活)、康迅數位(PayEasy),推出業界首創「點數或電子票券抵換保費」新型態服務模式。

客戶在國泰產險官網投保車險或旅遊險時,即可用「小樹點」(首次需先綁定)或「PayEasy保險票券」抵換保費,多一個繳費選擇。

金管會這次也新增壽險業網路投保的險種,除目前可投保定期壽險、利變壽險、投資型年金險、傳統年金險、生死合險、小額終老和微型保單等七種外,新增兩大險種,一、重大疾病險,二、定額型健康險,整體壽險網路投保險種達九種。

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說,目前重大疾病險只能透過基富通平台再導向到保險公司官網,即日起,民眾可直接在官網投保,單一被保險人投保金額限100萬元。

其次,定額型健康險也因外界有此需求做放行,首次新戶註冊最高保額150萬元,舊保戶最高250萬元。
2 摔機、螢幕問題、受潮 理賠三大原因 摘錄工商A6版 2025-04-14
 手機愈賣愈貴,一旦不小心手滑,代價可不低。據產險業者統計, 去年手機險理賠案件最常見類型,前三名分別為摔機、螢幕問題及受 潮。產險業者建議,手機單價高,投保手機險可降低意外發生後的經 濟負擔;特別注意的是,手機險僅接受新機投保,一旦離開購機現場 ,便無法確保手機狀況,因此如有投保意願,建議購機當下把握投保 時機。

  富邦產險統計,去年手機險理賠案件類型前三名依序為摔機、螢幕 問題(觸控不良、顯示異常等)及受潮;國泰產險就過往理賠資料來 看,行動裝置理賠申請樣態主要以車禍、摔機造成的螢幕破裂或受潮 泡水等較為常見;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內部資料顯示,去年手機險理賠 案件前三大原因分別為外力壓迫毀損、外殼及螢幕破損、入水受潮。

  由此可見,舉凡摔機、螢幕破裂、受潮等,都是導致手機故障的常 見原因,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指出,手機險平均每件理賠金額約近萬元 ,若民眾要全額自費維修或置換零件,動輒近萬元的維修費用,對消 費者而言絕對是一筆不小的負擔。

 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建議,民眾可依據本身需求,在購入新機或舊機 續約時,為手機額外投保行動裝置保險,當手機發生不可預料的意外 事故,如意外碎屏、摔壞、落水及輾壓等導致損毀,就能省下可觀的 維修費用。

  國泰產險提醒,購買新機、有投保手機險需求的民眾,在投保前務 必注意四大事項,首先是保險費與自負額,須注意保費及如果無法維 修需支付多少自負額置換手機;其次是要了解理賠範圍,針對何種意 外事故有進行理賠,另需特別留意市面上的手機險,針對遺失或無法 辨識的情況下,幾乎都無法進行理賠。

  此外,還得看清楚手機險每年的意外損害賠償次數,目前市面上的 手機險大多提供一年三次意外損害的賠償次數,但會依照實際投保方 案變動,這部分需詳加注意;最後,線下僅能臨櫃投保,離櫃後即無 法承保,如中途退保後也不能再加保。
3 愛機愈來愈貴 手機險成剛需 摘錄工商A6版 2025-04-14
  智慧型手機已成為年輕人的必需品,隨著手機價格不斷攀升,許多 年輕族群也開始為愛機投保手機保險(行動裝置險)。根據保發中心 統計,2024年手機險保費突破50億元,達到51.34億元,顯示手機險 已逐漸成為保障高價電子產品的熱門選擇。特別的是,產險業者觀察 ,手機險在中高齡族群投保率持續成長,評估應與經濟能力較穩定有 關。

  富邦產險表示,40歲以下客戶之投保件數2024年相較於2023年呈現 增加趨勢,投保手機保險主要原因是購買新機時安排保險可多一層保 障。而該公司手機保險業務主要通路為台灣大哥大電信直營及加盟店 ,去年手機險業績成長,除了受惠台灣大哥大營業據點增加,也因應 2024年9月iPhone推出AI手機帶動換機潮,進而推升業績。

  國泰產險觀察指出,45歲以下族群過去一直是手機險的主要客群, 占比約7成,該年齡層對手機依賴度高,且偏好高單價旗艦機型,風 險意識也隨著經濟能力提升而增強,讓投保手機險成為一種「剛需」 。

  保發中心統計,行動裝置保單市場在2018年推出時,年保費僅6.2 6億元,2020年躍升至36.39億元,2023年已達49.09億元,2024年更 突破50億元大關。隨著手機功能升級、價格上揚,手機險市場呈現穩 定成長態勢。

  總理賠金額亦逐年攀升,2021年手機險總理賠金額為10.74億元, 2022年增加至13.68億元,2023年達17.15億元,2024年進一步成長至 17.25億元,顯示手機險已成產險業重要業務之一。去年手機險投保 件數相較前一年約成長5.88%,簽單損率33.6%,仍在產險業者可接 受範圍。

  對於手機不離身、隨時隨地滑一下的「滑世代」,新安東京海上產 險觀察,行動裝置維修費用日益升高,為愛機投保手機險已是最基本 且必要的保障,年輕族群對手機險需求仍在穩步成長。

  展望今年手機險市場,富邦產險表示,手機產品持續推陳出新,例 如具高規格攝影鏡頭、折疊螢幕、AI功能等新技術,相對帶動手機單 價持續上揚,預期手機險仍將有成長空間。不過,各電信業者及手機 銷售通路同時銷售智慧型手機搭配手機險,市場競爭激烈,保費成長 幅度應有限。

  國泰產險同樣認為,手機險受行動裝置整體銷售市場影響,隨著平 均價格上升,進而增加消費者投保意願,應可為保費成長帶來助力。
4 14金控Q1獲利1,436億元 摘錄經濟A7版 2025-04-11
14家上市金控2025年第1季自結獲利出爐,稅後純益1,436.1億元,年減8.6%。富邦金每股純益(EPS)突破3元,國泰金EPS 2.17元,新光金為虧損0.71元。

3月台股崩跌逾2,300點,衝擊金控財務操作,證券端自營、承銷獲利受影響,而台幣貶值在部分壽險公司已實施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下,未能如過往當美元升、台幣貶即有匯兌利益,因此3月單月獲利各家金控表現不一。整體金控3月單月稅後純益386.1億元,比前月衰退18%,比去年同月減34%,累計第1季金控總獲利也年減8.6%。

富邦金自結3月稅後純益111.1億元,創下歷史次高,第1季稅後純益411.1億元、較去年同期成長35%,EPS為3.01元,為歷來同期第三高。子公司富邦人壽3月稅後純益創下歷史新高、台北富邦銀行3月及第1季稅後純益皆創下歷年同期新高。

富邦人壽3月稅後純益為91.8億元,累計稅後純益為273.6億元,年增近六成。富邦人壽基於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高,因此3月實現部分國內外股票資本利得、降低曝險,債市也把握利率高檔時點增持債券部位,而3月美元兌台幣走強,也產生匯兌利益。

北富銀3月稅後純益30.7億元,累計稅後純益101.2億元,年成長24%,累計獲利續創歷史新高,第1季利息及手續費淨收益均雙位數成長,富邦產險3月稅後純益4.4億元,累計稅後純益16.2億元,年成長21%。富邦證3月稅後純益3.7億元,累計稅後純益16.6億元,年減29%。

國泰金3月稅後純益98.4億元,第1季稅後純益321.2億元,年減14.5%,EPS為2.17元,子公司國泰世華銀、產險及投信首季稅後純益續創歷史同期新高。旗下國泰人壽3月稅後純益56.8億元,累計稅後純益達182.4億元,年減27.4%。單月獲利穩健,主要反映資本利得、經常性收益貢獻及避險操作得宜,掌握波段操作,逢高調節股票部位,且經常性收益持續挹注,以及3月新台幣貶值,有利外匯避險操作。

國泰世華銀3月稅後純益40.2億元,累計稅後純益121.8億元,年成長17%。受惠放款動能強健,外幣資金成本因降息影響下降,財富管理商品銷量亮眼,淨息收、手收均成長。
5 首季獲利出爐 富邦金奪三冠王、國泰金衝破300億 摘錄工商A6版 2025-04-11
  金控雙雄首季獲利壽險子公司貢獻均逾半,富邦金控3月再賺進逾 百億元,累計稅後純益達411.1億元、較去年同期成長35%,每股稅 後純益(EPS)3.01元,拿下金控單月、首季、每股盈餘的「三冠王 」;國泰金控首季也在國壽獲利182億元挹注下,稅後純益破300億元 達321.2億元,EPS達2.17元,居第二名。

  富邦人壽股票投資部位自年初持續調節,資本利得帶動第一季獲利 成長。3月稅後純益91.8億元,累計稅後純益273.6億元,分別較去年 同期成長125%及57%,是各壽險公司中唯一首季獲利較去年同期大 幅成者,對整體金控首季獲利貢獻度高達66%,獲利創歷年3月最高 及首季第三高紀錄;國壽今年來因應金融市場波動,投資操作平穩, 保險本業營運穩健,3月獲利56.8億元,累計首季稅後純益達182.4億 元,對金控貢獻度逾半達56%。

  國泰世華銀行3月稅後純益40.2億元,第一季121.8億元,年成長1 7%,主因為放款成長動能強健,有效控管資金成本,另銷售保險、 基金等財富管理各項商品業績持續成長,信用卡消費亦穩定增加,累 計淨手收相較去年同期成長33%,稅後獲利續創同期歷史新高;北富 銀3月稅後純益30.7億元、首季獲利達101.2億元,分別較去年同期成 長28%、24%。

  產險子公司方面,國泰產險3月稅後純益3.1億元,累計稅後純益創 同期新高達10.7億元,年成長23%;富邦產3月稅後純益4.4億元,累 計首季獲利16.2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21%。

  雙雄證券子公司都受到全球股市因川普關稅政策震盪走跌波及,第 一季台股日均值年減6%,影響證券經紀收入、金融資產部位損益較 去年同期減少。

6 三檔產險股 現金殖利率創高 摘錄工商A 11 2025-04-08
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一出,所有個股全躺平,但也因此使三檔上市產 險股的現金股息殖利率均站上7%,來到新高水準,包括第一保配發 2.1元、殖利率提高至7.69%,中再保配發1.9元、現金股息殖利率7 .68%,新光產現金股息殖利率來到7.08%。

  國泰產險表示,川普關稅政策對保險等各相關行業可能影響,主要 來自於成本上升、通膨增加、需求波動、風險評估等方面。該公司將 密切關注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,並根據市場狀況適時調整策略。

  產險財務主管指出,產險業是純內需產業,跟關稅高低較無直接關 係,加上產險業的投資配置又比壽險業保守,評價影響也不嚴重。台 灣如果取消進口車汽車關稅,對汽車市場應該是正向,但就怕國內消 費受到預期心理影響,消費者不購買新車,汽車險保費成長率就會受 到些許影響。至於美進口關稅升高對於其他險種的影響,則需要再觀 察,但這些屬於中長期的觀察,總之,短期產險業受到關稅影響真的 不大。

  另對等關稅對中租控股等租賃業者的影響並不明確。中租控股說明 ,因為川普政府歡迎各國政府與美國協商,所以之後未來關稅稅率是 不是會調降,目前尚未可知。

  中租控股公司正積極了解不同產業的客戶可能受到的影響,以擬定 因應措施。

  包括中租控股、日盛台駿等金融租賃股價7日依然跌停作收,由於 中租控股每股配息6.1元,配股0.2元,以7日收盤價,現金股息殖利 率已提高到5.6%。
7 產險去年賺221億 創高 摘錄經濟A 10 2025-04-07

產險業2024年獲利全數出爐,根據保發中心統計,整體產險業去年稅後純益達221.3億元,創下歷史新高,而各產險也公布去年財務資料,2024年獲利王由新光產險以33億元拿下,若以每股稅後純益(EPS)來看,則由國泰產險以13.18元奪冠。

根據保發中心統計,產險業去年獲利大爆發,稅後純益達221.3億元,創下歷史新高,超越2021年稅後純益196.35億元。

就各產險公布的資料,去年獲利第一名由新光產以稅後純益33億元拿下,第二至第十名依序為富邦產稅後純益30.1億元、國泰產26.3億元、新安產20.4億元、和泰產18.8億元、華南產12.9億元、泰安產12.8億元、旺旺友聯產12.2億元、台產11.6億元及明台產9.5億元。但去年仍有一家產險未能擺脫虧損,即法巴產虧損1.6億元。

以EPS來觀察,則由國泰產險13.18元奪冠,第二至第五依序為新光產10.47元、富邦產10.06元、和泰產9.43元及華南產6.46元。而其他包含旺旺友聯產、泰安產、明台產、台產、第一產EPS皆達3元以上。

2024年19家產險業資本適足率與淨值比也已公布,在本土產險公司中,台產RBC達716.71%、淨值比49.27%;泰安產RBC為613.54%、淨值比32.84%;兆豐產RBC為611.29%、淨值比37.31%,三家資本皆高於600%以上,第一產、明台產、旺旺友聯產、新光產的RBC則在400%以上,總計19家產險皆順利達標。

產險業者指出,儘管國內外政經環境,仍呈現不確定狀態,但在各業者在嚴控營運風險之下,亦深化數位應用與服務體驗,使網路投保商品多元化,同時拓展異業合作機會,樂觀預估今年簽單保費仍有成長一成的潛力。

2024年整體產險業簽單保費收入達2,702億元,為首次突破2,700億元大關,產險公會預估,今年產險業整體簽單保費年度可望達3,000億元,其中,在車險方面,車廠一般預期新車銷售將微增46.2萬的水準,在純電車、混合動力車及氫能車等選項增加,新能源車的占比可望逐步提高。
8 國泰產、旺旺友聯、台產及華南產等,紛推出日韓旅遊及春假限定專案 出國賞櫻 產險業強打法定傳染病保障 摘錄工商A6版 2025-03-30
日韓賞櫻季開跑,國人進入賞櫻旅遊旺季,根據日本氣象廳和韓國 觀光公社最
新情報顯示,今年日本、韓國的櫻花季最早將於3月下旬 開始,除提前規劃行
程,預訂機票住宿,國內各大產險均推出限定旅 平險專案,不過,考量春季仍
是傳染病的流行季節,各大產險針對「 海突法定傳染病醫療」提供保障,仍是
保單重中之重。

  根據交通部資料顯示,2024年前往日本的遊客有552.3萬人次、前 往韓國
131.5萬人次,分別較上年大增44.21%、50.02%,皆為歷史 新高。而日本政府
觀光局也公布訪日外籍觀光客的統計資訊顯示,2 025年前二月訪日觀光客人
數,台灣以99萬4500人僅次於韓國,幾近 翻倍,且訪日人數僅次於韓國。

  鎖定日韓旅遊正夯,近期多家產險推出限時專案,包括國泰產、旺 旺友
聯、台產及華南產等多家產險,都針對日韓旅遊及將到來的春假 ,推出限定專
案。

  綜觀各業者方案,國泰產險主打海外旅遊險「春季漫遊型方案」, 自3月
11日起至5月15日期間透過網路投保,旅程更改賠付最高10萬元 、班機延誤定
額賠付最高3.2萬元、行李延誤定額賠付6,000元。

  旺旺友聯則是針對今年郵輪季出招,同時瞄準日本櫻花季,因旅行 不便險
(例如班機延誤、行李延誤等)於郵輪上並不適用,為避免保 戶不必要的保費
支出及商品適合度,旺旺友聯即日起於官網電子商務 同步提供旅平「悠遊型」
專案,是目前國內針對郵輪旅行且需「法定 傳染病」保障的少見企劃案。

  而海外旅遊添保障,「海突法定傳染病醫療」仍是重要。以旺旺友 聯為
例,除「法定傳染病保障」外,另有意外身故、傷害醫療、重大 燒燙傷等項
目,可含例郵輪高處墜落等意外。

  台產方面,考量春季仍是傳染病的流行季節,因此於3月18日~4月 30日期
間,設計包含法定傳染病保障的「海外突發疾病保險」,讓出 國的民眾無後顧
之憂。其中,「海外賞櫻暢旅方案」涵蓋高達1,000 萬的旅遊平安險保額,還提
供最高100萬,包括法定傳染病保障的海 外突發疾病保險;更進一步升級緊急
處理費用及海外班機劫持慰問保 險至100萬。

  華南產險近期也推出「日韓賞櫻旅綜險限定專案」,對於日韓海外 旅遊,
提供因突發意外事故而需「定期班機(經濟艙)醫療轉送」無 上限的加值服
務,若是選擇「頭等專案」,就可包含法定傳染病的「 海外突發疾病」保障,
讓民眾追櫻更安心。
9 旅行不便險2保障 出國揪安心 摘錄工商C3版 2025-03-25
  從今年來陸續傳出飛安問題,近日又傳出英國倫敦希斯羅機場(H eathrow Airport)因附近變電廠發生事故受到影響,3月21日全天關 閉。國內也有班機及不少旅客受影響,包括有飛機返回桃園機場或被 取消等。針對飛機不飛,旅行不便險如何賠?產險公司主要補償班機 延誤或班機改降保險金。

  國泰產險表示,只要在出國前有投保旅遊不便險的民眾,於保險期 間內以乘客身分所實際搭乘之定期航班較預定出發時間延誤4小時以 上時,準備實際搭乘之登機證及航空業者所出具載有班機延誤期間之 證明,即可向產險公司申請班機延誤項目理賠,由產險公司依承保內 容進行審核。

  各產險公司旅行不便險的保障不盡相同,即使同一產險公司推出保 單保障內容也不一,各保戶情況發生也不同,因此,那些情況可以被 理賠,各產險公司都較保留,產險業者中,只要符合理賠條款,保險 公司都會理賠。

  新光產險指出,針對這個事件,以新光產旅綜險為例,情況一是若 從台灣出發,航班已起飛,之後再返回原起飛機場,保戶申請理賠時 ,需要2種證明文件,即航空公司開立的取消證明和搭乘的替代班機 較原定班機起飛時間晚4小時以上等可依約定的金額給付班機延誤保 險金。

  情況二是航班改降倫敦附近機場-新光產險表示,理賠項目是班機 改降慰問保險金。理賠原因是因原定降落機場關閉,改降非原定降落 機場,定額給付班機改降慰問保險金。

  情況三是若航班因此遭取消或者航班起飛時間延誤逾4小時以上, 均理賠班機延誤保險金。新光產險說明,這項也是需要航空公司開立 的取消證明及搭乘的替代班機,較原定班機起飛時間晚4小時以上, 依約定定額給付班機延誤保險金。

  情況四是若要從倫敦回台,航班遭取消或者航班起飛時間延誤,理 賠項目也是班機延誤保險金,但需要航空公司開立的取消證明,及搭 乘的替代班機較原定班機起飛時間晚4小時以上的兩項證明。
10 產險獲利攀峰 三家賺逾一資本額 摘錄工商A 12 2025-03-20
  根據產險公司公布的2024年財報,整體稅後純益逾221億元、創歷 史新高,有九家達10億元以上,其中新光、富邦、國泰三大產險產去 年分別賺逾33億元、30億元、26億元,對整體產險貢獻最多,且三家 去年都賺逾一個資本額。

  除三大產險外,台灣、和泰、泰安、旺旺保、華南及新安東京海上 等產險公司,多家稅後純益都逾10億元;兆豐、第一、南山等產險即 使去年獲利未逾10億元,也都優於前一年;但20家產險中仍有六家去 年稅後純益略低於2023年,更有一家外商產險為虧損。

  金控旗下產險去年獲利大增,富邦產每股稅後純益(EPS)10.06元 ,完全擺脫前二年因理賠防疫保單的陰霾,淨賺逾30億元、超過一個 資本額。富邦產險說明,去年獲利主要受惠業務結構調整及強化品質 管控,核保利潤持續增加,投資績效穩健為5.18%,自留綜合率87% 也較2023年改善。

  國泰產險去年EPS更來到13.18元拿下冠軍寶座,自留綜合率降至9 1.2%,自留綜合率越低者代表在市場競爭力愈大。國泰產表示,因 堅守質量並重經營理念,嚴控營運風險,落實法規遵循,深化數位應 用與服務體驗,提升客戶滿意度與黏著度,發展大陸互聯網業務;在 越南持續強化數位基礎建設、拓展異業合作機會。

  華南產險去年因本業及資金運用收益增加,稅後純益12.93億元、 年成長41.2%,EPS有6.46元,簽單保費總收入140.25億元,均持續 改寫歷年新高紀錄。華南產險指出,順應市場趨勢,已上架eCover多 元化網路投保商品,如電動機車險、電動汽車險等,並成立商品創新 研發小組加速各險種新商品開發、強化保險商品差異化、提升整體競 爭力,另今年規劃建置行動投保平台,以提升作業效率及投保便利性 。
11 日韓旅遊夯 產險業競推旅平險 摘錄工商C3版 2025-03-18
  由於國人赴日韓旅遊是大宗,因應旅遊旺季,多家產險均推出限定 旅平險專案。

  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,2024年全台出國共計約1,685萬人次,較20 23年同期成長逾4成,其中國人最愛出遊國家分別為日本、韓國。另 據兆豐保險統計,民眾在2024年投保該公司國外旅綜合保險且去日本 的投保件數較2023年成長2.6倍。因此,國泰產、旺旺保、台產、兆 豐保及華南產等多家產險針對日韓旅遊及春假推出限定專案。

  國泰產險特別為春季出遊的旅客特別推出海外旅遊險「春季漫遊型 方案」,從即日起至5月15日期間網路投保增加班機延誤、旅程更改 以及行李延誤等多項高額保障,其中,班機延誤賠付最高3.2萬元, 若旅行期間有突發情況,都有機會透過保險獲得保障。

  台產也是從即日起至4月30日推出多項「賞櫻旅遊險限定方案」。 台產表示,春季是許多傳染病的流行季節,該公司旅平險包含法定傳 染病保障的「海外突發疾病保險」,該公司最建議「海外賞櫻暢旅方 案」不僅有1,000萬元旅平險保額,還提供最高100萬元包括法定傳染 病保障的海外突發疾病保險;另升級緊急處理費用及海外班機劫持慰 問保險至100萬元。

  華南產險近期同樣推出的「日韓賞櫻旅綜險限定專案」。華南產險 表示,特別針對日、韓二國的海外旅遊,提供因突發意外事故而需「 定期班機(經濟艙)醫療轉送」無上限的加值服務,若是選擇「頭等 專案」,就可包含法定傳染病的「海外突發疾病」保障。

  另國際郵輪自3月中旬之後紛紛來台,為2025年郵輪季揭開序幕, 旺旺友聯產表示,因入春之後,病毒有可能捲土重來,即使搭郵輪也 可投保旅平「海外法定傳染病保障」。

  旅平險最重要的是意外身故及醫療給付,一般族群應至少有500萬 元的身故保額以確保後續家庭生活正常。新冠疫情發生後,國內大部 分產壽險公司法傳都直接列為保單條款除外責任,不幸染上「法定傳 染病」並不給付保險金。

  旺旺友聯說,針對海上郵輪旅行,因旅行不便險(例班機延誤、行 李延誤等)於郵輪上並不適用,為避免保戶不必要保費支出及商品適 合度,即日起於官網電子商務同步提供旅平「悠遊型」專案,是目前 國內少數可針對郵輪旅遊提供「法定傳染病」保障方案。

  此外,台產和華南產都與IC Care線上看診服務平台合作。
12 手機險去年保額破50億 創新高 摘錄工商A9版 2025-03-17
  行動裝置險(俗稱手機險)去年投保金額已突破50億元,續創新高 ,由於AI手機將持續問世,據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 發布的智慧型手機報告,預估今年平均售價將上升5%,因此,產險 業者預估,2025年行動裝置險簽保費有機會直接跳升至55億元。

  依產險業者調查,民眾買高價新手險七、八成以上都會投保手機險 ,手機價格愈保,手機險投保率愈高,因此,手機險保費逐年增加, 2023年手機險保費已經逾49億元,去年手機險保費更來到51.35億元 ,投保件數從2023年的164萬件,去年更提高到近173萬件,今年預估 手機險投保件數、簽單保費將持續創新高。

  國泰產險表示,反映出顯示出手機市場高階化的趨勢正在加速,此 也會直接影響到維修費用,現行一支手機動輒幾萬元,又因為功能複 雜,原廠更多只修不換,以iPhone 16 pro為例,依照官方網站查詢 顯示,如果是其他損壞維修費用逾2.1萬元,幾乎是購買新機的5成。 透過投保手機保險,可以降低不少意外或故障發生後導致的經濟負擔 。

  儘管投保手機險件數、金額逐年增,但依保發中心資料顯示,近三 年手機險理賠案件、金額也一年比一年高,2022年至20204年從12.1 1萬件、13.18萬件上升至13.89萬件;理賠金額也從13.27億元、16. 28億元提高至17.59億元,平均每一理賠金額已逾1.25萬元,該理賠 金額讓保戶有感,不過,因投保案件多,損率仍低於35%,對產險業 者來說,仍是有利潤的險種。

  產險業者中有12家產險推手機險,不過,手機險前三大─新安東京 海上產、富邦產以及美商安達產的市佔率逾7成,產險業者表示,因 承保件數多,其理賠率更低於平均。
13 寵物險 去年賠率降、終結虧損 摘錄工商A7版 2025-03-15
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,寵物險2024年保費收入1.29億元,較2023年同 期衰退逾3成,但賠率終降至70%,降至近五年最低水準,終結虧損 承保的窘境。

  台灣生育率低、毛小孩成家庭要角,產險業數年前即看好寵物險發 展潛力也曾一窩蜂推出寵物險、搶商機,不過,各家寵物險自2020年 以來,理賠率一直在80%以上,2023年寵物險平均理賠率更逾100% ,來到108%。甚至有產險公司理賠率逾200%,換言之,也就是賣一 張賠一張或賣一張賠二張,賣愈多、賠愈多。寵物險不但理賠率高、 理賠爭議案件也相當多。因此,各產險都趁著主管機關要求推出寵物 險公版條款之際,以改版為由紛紛下架。

  各家寵物險下架之後,至今仍只有國泰產險、旺旺友聯產以及富邦 產等三家產險推出寵物險,明台產險則只針對部分通路需求搭配銷售 寵物險,並沒有對外全面銷售,使得寵物險保費收入從2022年的2.6 9億元下降,2024年降至1.29億元,較2023年衰退3成3,理賠金額也 同步降,去年理賠率降至70%,而2023年理賠率則高達109%。依理 賠率來看,這四家產險已不再賠錢,國泰產和旺旺友聯產滿期損失率 ,都降到60%以下。

  國泰產險表示,據農業部及內政部統計,2024年新生兒登記數僅1 3.5萬人,而犬貓登記數高達23.2萬隻且持續上升,顯示寵物險市場 仍有成長空間。

  富邦產險同樣看好寵物險發展趨勢,富邦產險說,未來會考慮與寵 物相關業者合作,提供相關寵物保險服務,提前為毛孩健康把關。

  旺旺友聯產險也持續看好寵物險潛力,並將寵物險列為2025年推廣 重點險種。旺旺友聯寵物險目前均採線上投保,為了數位發展的布建 且有效建立正確數據庫,未來仍將在數位投保流程上精進,也會與寵 物生態圈結合,確立不同投保應用場景,建立差異化業務來源,並以 導入數位介接為推展方向。另外,旺旺友聯說,將逐步增加指定獸醫 院的布建速度,預期未來可讓更多保戶享有更為便利且貼心的服務。
14 產險業前二月 近年最賺 摘錄工商A 12 2025-03-13
 產險公司獲利雙引擎全面啟動,已公布自結獲利的產險包括金控旗 下四家及台產,前二月盈餘持續報佳音,紛創歷史或近年同期新高。

  觀察富邦產險去年稅後純益31億元、國泰產27億元、華南產12.93 億元及兆豐產4.12億元,全部都較2023年大幅成長,國泰產、華南產 等去年獲利更創歷史新高,各產險今年前二月表現延續去年好成績。 富邦產險前二個月稅後純益11.9億元,較去年同期8.9億元成長33.7 %,對於獲利高成長原因,富邦產險表示,主要因為強化風險管控及 優化業務結構,保險本業收入維持穩健,帶動獲利持續提升。

  富邦產險指出,業務表現方面,藉由集團資源及多元通路之優勢, 2月單月簽單保費57.2億元,即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2成,其中工程險 因掌握綠能保險業務拓展商機,成長76%最為亮眼,成長動能優於市 場。累計前2月簽單保費收入133.5億元、年成長14%,簽單市占率再 次超過25%,維持市場領先地位。

  國泰產險去年稅後純益27億元,賺上近1.4個資本額後,今年前二 個月累計稅後純益高達7.6億元,更較去年同期3.8億元,成長率高達 100%,創歷年同期新高。國泰產險強調,簽單保費維持雙位數成長 ,各險獲利穩定成長,持續引進新客戶、擴大業務基盤,簽單保費達 雙位數成長,在商品端提升風險管理,搭配數位工具輔助風險管理作 業流程,強化各項風險監控功能,因此,各險損失率表現良好。除核 保利潤佳外,投資團隊持續動態調整投資布局,尋求穩健獲利表現並 降低投資波動。

  華南產險前二月稅後純益2.0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,主因台股已實 現獲利及債券息收增加,致資金運用收益增加所致;兆豐保險前二個 月稅後盈餘1.06億元,較去年同期增加7%,獲利成長主要原因則在 核保利潤增加。
15 產險2月網路投保 創新高 摘錄工商C3版 2025-03-12
  2月天數雖較少,但在旅綜險投保件數及金額大增,不但單月網路 投保金額衝高至4.77億元,創歷史單月新高,而且單月旅綜險投保件 數近50萬件、金額來到1.56億元也同創歷史單月新高並且超過汽車險 1.53億元和機車險1.50億元的投保金額,更是網路投保以來首見。

  今年1月網路投保金額3.93億元,較去年同期4億元略降1.75%,2 月出國出旅遊人數及投保件數大增,使得網路投保金額4.77億元,較 1月淨增加逾0.8億元,也較去年同期3.37億元,成長41.5%。產險業 者預期,以2月網路投保金額估算,預期今年不但有機會衝破55億元 ,甚至可跨過60億元大關。

  旺旺保表示,因國人對於含法定傳染病的旅平險需求仍大,加上高 齡化、少子化的趨勢,使得現代人飼養寵物比例日漸攀高,因此今年 該公司網路投保將以旅遊險、寵物險作為主推險種,並進一步拓展合 作通路及透過網路社群及新媒體加深品牌推廣及社群對話,提升影片 行銷的影響力,持續深耕YouTube頻道、Facebook粉絲專頁、Line@官 方帳號等社群媒體,讓網路會員能夠持續不斷地向下紮根,使網路投 保業績因而穩健地成長茁壯。

  富邦產險去年起配合法規的開放,攜手台灣大哥大、momo購物網及 星宇航空合作創新型保險服務,打造一站式完成旅平險及行動裝置險 投保服務且廣獲好評,富邦產表示,今年將持續發展異業合作,為民 眾創造更多元的場景式保險服務,並將著眼於更順暢的線上投保UIU X體驗及更豐富的異業合作,持續挑戰高成長。

  國泰產險指出,將不斷優化網路投保體驗,並依據客戶需求與市場 趨勢,適時調整相關策略,致力於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保障選擇。 以旅遊綜合保險為例,國泰產險為春季出遊的旅客特別推出海外旅遊 險「春季漫遊型方案」,只要於3月11日至5月15日期間網路投保,即 可擁有班機延誤、旅程更改以及行李延誤等多項高額保障。其中,班 機延誤賠付最高3.2萬元,若旅行期間有突發情況,都有機會透過保 險獲得保障。
16 金控前二月大賺1,050億元 摘錄經濟A2版 2025-03-11
「金控雙雄」富邦金控、國泰金控昨(10)日公布最新獲利成績單;其中,富邦金2月大賺148億元,前兩月稅後純益衝上300億元,每股稅後純益(EPS)2.2元,蟬聯金控獲利王寶座;國泰金獲利亮眼,2月稅後純益77.9億元,前兩月賺進222.8億元,EPS為1.79元,為金控獲利亞軍。

統計14家上市金控今年2月合計賺進472.3億元,年增6.6%,前兩月累計賺進1,050.08億元,年增6.9%。

富邦金控昨天公布,2月自結稅後純益148億元,前兩月賺破300億元,年增34%,EPS為2.2元,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累計獲利創歷年同期新高,富邦證券則是歷年同期新高。

富邦人壽2月稅後純益95億元,累計稅後純益181.8億元,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122%及36%;北富銀2月稅後純益31.5億元,累積稅後純益70.5億元,年增22%並創新高,主要來自核心業務獲利動能持續成長,累計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分別較同期成長10%及20%。

富邦產險2月稅後純益4.6億元,年增35%,累計稅後純益11.9億元,富邦金指出,除致力強化風險管控及優化業務結構外,保險本業收入維持穩健,帶動獲利持續提升;富邦證券2月稅後純益8.4億元,創歷年2月新高,主要受惠台股日均值與交易天數增加,帶動經紀收入成長,金融部位獲利亦顯著回升,累計前兩月稅後純益13億元,為歷年獲利次高。

國泰金控2月稅後純益77.9億元,累計稅後純益達222.8億元,年成長9%,EPS達1.53元。國泰金指出,旗下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強健,獲利表現優異,國泰世華銀行、國泰產險、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,累計稅後純益皆創同期新高。國泰人壽2月稅後純益31.3億元,累計稅後純益達125.6億元。

國泰世華銀行2月稅後純益39.2億元,累計稅後純益81.6億元,年成長15%。累計淨利息收入雙位數成長,受惠放款動能強健,降息影響外幣資金成本下降;累計淨手續費收入表現亮眼,保險與基金等財富管理商品銷量動能佳。

國泰產險2月稅後純益2.3億元,累計獲利7.6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;國泰證券2月稅後純益4億元,累計賺進6.4億元,年增19%且創同期新高,主要因台股及複委託市場穩定成長。
17 年增近7% 14金控前二月獲利 突破千億 摘錄工商A2版 2025-03-11
  14家上市金控2月獲利全數出爐,合計稅後純益472.35億元、年增 6.63%,累計前二個月稅後純益1,050.08億元,成功守住千億元大關 ,更超越去年同期的982.01億元、年增達6.93%。

  由於去年春節長假落在2月,今年2月營業天數相對增加,金控整體 獲利因此優於去年,強勁獲利動能續航,儘管川普關稅影響及美國經 濟數據轉趨疲弱,導致股市走跌,壽險投資備受考驗,多家金控旗下 壽險出現小賠或是獲利不如去年,但壽險受惠新台幣匯率月貶0.4% ,有利外匯避險操作,兩大壽險金控富邦金及國泰金獲利繳出亮眼成 績,助攻整體金控獲利超越去年。

  富邦金單月獲利高達148億元,是14家金控唯一破百億,前二月稅 後純益300億元、年增34.05%,續居單月、累計及每股獲利的三冠王 ;國泰金單月稅後純益77.9億元,前二月稅後純益破200億元達222. 8億元、年成長9%,金旗下銀行、產險、證券及投信前二月獲利皆創 同期新高。

  14家金控2月除富邦金單月賺破百億元,國泰金衝破70億元,還有 八家均逾20億元,僅新光金虧損;累計前二月稅後純益合計1,050.1 6億元、年增6.93%,每股稅後純益(EPS)目前金控雙雄均賺逾1元 。

  再從年增率來看,有七家金控超越去年,以玉山金年增39.67%最 強,獲利王富邦金年增率達34.05%次之,其他依序是凱基金年增26 .79%、永豐金年增21.45%、國泰金年增9.27%、第一金年增5.93% 、華南金年增3.35%。但另六家金控為年減,及新光金虧損。

  市場法人認為,進入股利發布旺季,由於去年金控締造史上新高紀 錄,今年金融股股利一定會較去年成長,市場充滿高度期待,加上高 股息ETF資金續加碼,看好現金股利高殖利率4%以上金融股,相對具 股息保護,但今年經濟變數較多,川普新政變數難料,金控力拚全年 獲利先保去年成績。
18 金控雙雄 前二月賺逾520億元 摘錄工商A2版 2025-03-11
  金控雙雄公布2月獲利,富邦金控及國泰金控單月各大賺148億元及 78億元,持續年成長態勢,旗下壽險子公司貢獻大,挹注前二個月富 邦金海賺300億元、年成長34%,國泰金大進帳222.8億元、年成長9 .3%,尤其二家的旗下銀行子公司均創歷年同期新高。

  富邦人壽因實現部分台股部位資本利得,加上配息收益,2月單月 稅後純益95億元,累計獲利181.8億元,年增分別為122%及36%,獲 利創歷年2月及累計前二月第三高紀錄,貢獻金控獲利年成長率躍升 至34%;1月獲利翻倍成長的國泰人壽,2月單月獲利雖年減58%,但 累計獲利達125.6億元、年增2.6%,貢獻金控獲利前二月累計成長近 1成。

  雙雄旗下銀行維持高成長態勢,國泰世華銀行受惠放款動能強健, 降息影響外幣資金成本下降,累計淨手續費收入表現亮眼,2月稅後 純益39.2億元,累計稅後純益81.6億元、年成長15%,均創同期新高 ;北富銀累計獲利70.5億元、年成長22%,續創新高,其中累計利息 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分別較同期成長10%及20%,帶動營收年成長 14%。

  此外,兩金控旗下產險累計獲利都較去年同期成長逾3成,國泰產 險2月稅後純益2.3億元,累計稅後純益創歷年同期新高達7.6億元, 簽單保費達雙位數成長;富邦產險2月稅後純益4.6億元,年增35%, 整體簽單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21%,主要是個人保險及企業保險皆有 雙位數成長。

  證券子公司方面,國泰證券因台股及複委託市場穩定成長2月稅後 純益4億元,累計稅後淨利6.4億元、年成長19%,創同期歷史新高; 富邦證券受惠2月台股日均值與交易天數增加,帶動經紀收入成長, 金融部位獲利顯著回升,2月稅後純益8.4億元、創歷年同期新高,累 計獲利13億元、為歷年次高。

  另外,國泰投信2月稅後純益2.6億元,累計稅後純益5.3億元,分 別較去年同期成長32%及40%,總管理資產規模年成長29%,達2.2 6兆元。
19 國泰金子公司永續金融表現卓越 摘錄經濟P 15 2025-03-10
國泰金控以「氣候、健康、培力」三大永續發展主軸,引領子公司發揮永續金融影響力,積極落實於日常營運中,永續成果再獲肯定。金管會日前舉辦第二屆永續金融評鑑頒獎典禮,國泰金控旗下國泰人壽、國泰世華銀行、國泰產險、國泰證券躋身金融三業永續金融評鑑排名前25%,以具體行動全方位落實ESG,獲得主管機關肯定,未來將持續與產業鏈夥伴及利害關係人一起「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」,逐步邁向2050淨零目標。

國泰人壽作為壽險業唯一連續六年蟬聯,獲選「公平待客績優」業者,於去(2024)年強化永續治理架構,成立董事會轄下「永續發展委員會」及「永續與品牌策略部」。面對氣候挑戰,身為「綠房東」,2024年為集團各總部、據點與辦公大樓「租客」轉供超過3,000萬度綠電,今(2025)年目標為全台50棟商業大樓提供使用綠電服務;指標性的台中烏日大樓為全台首棟「Net Zero淨零­建築」,另為完善綠電網絡也簽訂再生能源購電協議(CPPA),年採購量逾5,800萬度。在推動健康永續方面,因應今年已邁入超高齡社會,國壽去年起力推「讓健康 有力於你」全新健康主張,每年投入億元推動健康行動;並發布業界首份「保戶健康年報」,顯示保戶平均壽命較國人延長3歲,盼提升民眾保險意識。

國泰世華銀行透過議合、財務專業及各式商品服務,幫助海內外夥伴落實永續行動,成功於台灣、越南、新加坡、香港等地完成永續授信服務,更在台灣推出亞洲首見且唯一的「永續績效連結薪轉」商品,有別於以往單方面提供優惠薪轉模式,銀行與薪轉企業雙方決議永續指標,企業響應達標後,員工就能享受金融回饋(如,存款利率更高等),有助企業以ESG行動提升內部凝聚力,為金融服務立下全新里程碑。國泰世華持續攜手全球最大環境揭露組織CDP(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),擔任「中小企業」版本問卷的專業諮詢角色,同時也是CDP亞洲唯一的非政府相關組織諮議專家。另為強化同仁的永續職能,國泰世華攜手「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」,以系統性的教育訓練辦理「永續金融管理師認證專班」,多名高階主管率先響應,自主報名的學員橫跨各個專業領域和職階。

國泰產險作為唯二入選永續金融評鑑前25%名單的產險公司,為台灣首家自行遵循聯合國 「永續保險原則(PSI)」之產險公司,將ESG議題之因應納入產品的生命週期中,推動綠色永續保險商品,為產險業第一家取得「碳標籤」、「減碳標籤」雙標籤認證公司。國泰產險提升企業適應力及韌性,運用保險核心職能「保險保障,損害防阻」提供適配的服務,重視事前預防,透過舉辦損害防阻研討會,聚焦特定風險對企業營運及災害防範議題;為不同企業/個人客群開發各式損害防阻教育課程,協助社會強化抗災應變能力。

國泰證券積極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持續關注國際趨勢,並結合券商核心職能,落實多項ESG實際作為,如推出「台美股定期定額」、「國泰證券App」設立永續專區、推動「金融知識理財教育」等與投資人相關的金融服務。同時,也響應主管機關政策目標,推動綠色轉型、資訊安全及公平待客,致力打造「多元、平等、包容」的職場環境,透過永續課程,在內部建立強大的文化,展示長期落實企業永續的決心。
20 國泰金數位科技職缺 招手跨域人才 摘錄工商A 10 2025-03-10
  國泰金控8日參與2025年度臺大校園徵才博覽會,針對金融科技、 上雲、AI等趨勢浪潮,今年以數據、雲端、軟體工程等數位科技職缺 備受關注,數位科技人才需求逾800位,較去年大增60%,創下歷年 新高,為滿足多元金融場景業務需求,並擴大向非傳統金融本業跨界 人才招手,如醫學公衛、環安、消防、土木工程等領域皆熱烈歡迎。

  國泰金暨五大子公司人壽、銀行、產險、證券、投信預計招募逾7 ,500名內外勤職缺,橫跨五大職系包含有82名儲備幹部、數位科技、 財投精算、營運企劃與業務菁英等。國泰世華銀總經理李偉正表示, 今年逾7,500名職缺,包括五大職系中的數位科技人才廣招超過800名 、儲備幹部逾80名等;這次校園徵才具備三I特色,即Internationa l、AI、IT,代表國泰持續前進及轉型的人才重點策略,以「國泰共 生圈」為主軸,呼應Better Together品牌理念,熱烈歡迎各個領域 的年輕好手加入國泰大家庭,一起向下扎根、向上成長。

  國泰全力推動數位轉型,數位科技人才、跨界、跨域人才等為今年 訴求目標,並聚焦AI技術應用與治理、數據上雲、區塊鏈、Web3、金 融醫療整合,也推出多項高潛力職缺,包括AI資料科學分析師、雲端 數據管理師、區塊鏈架構師、商業數據分析師及UI/UX用戶體驗設計 師等。

  國泰人壽針對AI治理、數據驅動等領域,尋找雲端技術人才、應用 系統開發工程師,及數據分析人才,跨域歡迎擁有公共衛生、健康管 理背景專業人才加入商品精算單位;國泰產險推動由底層架構到業務 應用的全端數據生態建構與AI轉型準備,廣招具數據分析能力數位行 銷及會員經營人才。

  國泰世華銀開出前後端工程師、產品/專案經理、AI資料科學分析 師、雲端工程師等職缺,並期待具投資分析、風險控管、財富管理及 數位通路經營經驗的專業人士。
 
第 1 頁/ 共 9 頁 共( 178 )筆
 
 
免責聲明:
本站為未上市、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、交易,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
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,並不構成要約,使用者請自行斟酌,若依本資料投資後盈虧自負。
 
回到頁首